要提高集团法务人员输出法律专业的质量,具体有以下经验:
一、要做好集团法务的常规业务管理工作。
对于合同起草和审查、法律咨询等法务日常工作,集团法务部要建立规范的流程和管理办法。在管理办法中,要细化合同起草和审查要达到的标准。如某集团法务部将本企业的合同审核步骤及审核点逐一列出,作为合同审核操作指引。这样,刚上手的法务人员,对照该操作指引,可出具一份较标准的合同审查意见,且基本反映了企业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另每一份合同虽都有其商业背景和合同目的,但作为集团法务部,有必要对常见的合同事项,拟定本集团适用的合同范本。
二、在一些非例行的法务事项上,如重大投资并购、重大诉讼或仲裁,集团法务部可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每次并购,每件诉讼,都是一个独立的项目。集团法务部可安排制定项目计划,项目人员分工,项目推进措施,项目总结等流程。如果说一般法务事项,采取的是常规管理,注重制度化、标准化;那么重大法务事项,采用的则是项目管理,注重结果,注重团队化、灵活处理。在法务项目管理中,还要注意与外部资源,特别是外部律师的配合与分工。
三、为提高法务人员提供法律专业的质量,有必要进行专门的企业法务内部的知识管理。
法务人员作为知识工作者,其拥有的知识其实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很多资深法务人员可能会有深刻体会,5年前的法务用到的知识与现在的法务用到的知识可能完全不同。法律法规不断被修正和颁布,更重要的是,行业、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均发生极大变化。人们对法律适用的要求和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如果不能跟上时代,哪怕是最传统行业内的法务人员,也会发现其提供的法律审核意见,包括合同修改、知识产权法律意见、劳动用工法律意见,诉讼程序意见,都会存在与现今法律、商业惯例相冲突的地方。这甚至本身会引发法律风险。现在由大型集团法务部总部推行专项的知识管理,已是集团法务部管理的必要工作之一了。
知识管理是系统地提高法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于集团法务部来说,要想提供符合集团需求的法律专业,把控法务输出质量,还须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不是每一位法务人员都天生的掌握法务工作需要的法律技能的。显然,关于技能的培训,不能寄托于法学院。同时,技能的培训,又不同于对律师技能的培训。集团法务部在专业管理方面,必须不断地开发出内部法务技能培训课程。这一点,与中小企业的法务管理,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
鉴于法务事项于公司的重要性,在一个集团内部,对法务进行管理,其实同时意味着对法务事项进行控制。管理的基本职责之一便包含了控制。所谓控制,是保证实际工作成果与工作计划或预期相符合,与预算、监督、考核等密切相关。对于集团法务部的控制来说,主要是保证集团总部及下属公司的法务事项得以被观察和可进行干预。重大法律事项,集团总部的法务部往往一开始即参与其中,所以对其中的”法律专业“不存在控制的问题。剩下的便是,例行的事项和履行过程中的事项。而这种控制,最为核心的工具便是对法务信息的控制。
合同台账,最为体现集团法务部对信息的控制。合同台账,上面记载了公司发生的全部合同的时间、交易类型、签约主体、交易金额、审核人员、经办人员等基本信息。一个更深入的合同台账,还可以记载付款节点、义务履行情况、标的交付情况、违约可能情况及诉讼等情况。集团法务部掌握集团总部和下属公司的合同台账,可看到集团的合同签署全貌。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集团及下属公司的经营情况,包括交易模式、重点客户、重要支出与收入等。在制定合同审查制度,提高合同审查质量方面,这些信息均可利用。
与合同台账同样重要的是案件报告。对于集团及下属公司发生的每一件案件,都应形成单项的报告。对于每一年份,也要有案件报告汇总。案件报告应当由案件的承办人做出。案件报告体现集团法务部对集团及下属公司过去已发生风险的重视。一方面,在集团法务部内部公布案件报告,可提示法务人员无论在审核合同,还是出具法律意见时,应当注意的风险形态。另一方面,案件报告可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和改进的参考。
现在无论什么领域都处于信息过多的状态。让集团法务部时刻盯着下属公司的法务情况,似乎不大现实,也不一定有利于保持法务作为知识工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平衡,集团法务部对信息的控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合同的签约与履约情况进行抽查,保留对任何一份合同审核质量进行判断的权利,是集团法务部实施有效控制的一种方式。
最后,在移动互联时代,建立法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样是提高法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法务人员的工作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法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包括合同管理系统、案件管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法律风险管理系统等法务专用程序。这些信息系统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逐步的人工智能化,另一个是逐渐的联网化。未来,各集团法务部将在云上实现对法务的智能管理与控制。